曲师介绍:存在于空灵与破碎的幻想之中——Feryquitous

(本文约6000字)


(资料图)

如果你在许多专栏里面刷到了这一条,对不起啦,可能要耽误你几分钟时间,并请在评论区发表看法。

(拒绝引战,和谐交谈)

Feryquitous,一位来自日本的作曲家。也许你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这没有关系。只要读者有哪怕一丝的兴趣,去品味她的世界,相信你也会深陷于这份纯粹的梦幻之中。

至于为什么我能说出这句话,请读下去,也许你能在这篇文笔拙劣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注意:当本文中谈及An时,哪怕两位的风格再接近,甚至有各种事情表明这两个名义属于同一人,笔者也希望各位注意,请尊重曲师的意愿,对两人进行区分)

I.初识or简介

Feryquitous,来自日本,是同人社团Diverse System的主要成员之一。

与其自己给出介绍,还是社团官网概括的更为全面。根据Diverse System的介绍,feryquitous2014年开始音乐活动,制作了许多被称为Artcore类型的歌曲,音色美丽而激烈,有时有些情绪化。一大特征是在歌曲中大量使用的自造语,大部分歌曲也是用自造语命名。

作为电子音乐制作人,feryquitous写了大量的音游供曲,比如移动端音游玩家熟悉的《Arcahv》、《Quon》、《Erua》、《Rhuzerv》等,还有街机端的《Ai Drew》、《Fervidex》等。在她活跃的九年当中,良曲率之高在日本电音圈相当罕见。

身为一位以Artcore为主打曲风的作曲家,她的曲风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众前辈,主要是Artcore的开创者onoken与电子音乐界的常青树的影响。在继承了Artcore一贯的,与古典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特风格之下,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将Artcore推到了新的高度。

你可能注意到了,我用的都是“她”哦!是的,Feryquitous是一位女性曲师,在接触了这么多曲师之后,看到这么一位女性曲师的确相当令我吃惊。也许还是我见识的少了,毕竟隔壁HARDCORE TANO*C是一水的帅哥……

但只是这样的话,开头那句红字标出的话也就没有必要了不是吗?要更深入的了解这位曲师——这位被我称为“存在于幻想之中”的曲师,还要说说她的经历。

II.经历or轶事

和一部分经常为音游供曲的曲师曲师,比如同一个社团的Sakuzyo和xi一样,Fery子成名是在2014年的G2R(关于BOF/G2R的相关内容,可以看看上一期的社刊,也可以移步萌娘百科)。在一众神仙打架的情况下(毕竟那年Sakuzyo冠军xi亚军,前十名基本是熟人),一个惊艳了几乎所有投票者的作品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曲名是《Dstorv》,近乎狂乱的音色,在精心设计的结构中,Sennzai的歌声将听者带入了这个奇妙的世界。配合上百舌谷制作的BGA,在不谈BMS谱面的前提下,这首曲子的质量力压一众知名曲师,最终以第5名的成绩一战成名。在BOF比赛相当看重人气的背景下,新人曲师几乎不可能拿到很高的位次。

(原BGA:/video/BV1Ls411W7iW/?spm_id_from=_right_bar_window_&vd_source=f79dac802fcf57f0ccc2ddaa70e95591)

但是看看曲目的署名,“Feryquitous”,这是谁?许多听众都有相似的疑问。不过对于深谙各家曲风的听众们来说,怀疑对象很快就被确定下来——An。在音乐圈里,换用名义发布乐曲,或者常说的“套马甲”,那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于是有人就开始在推特上询问An,Feryquitous是否是他的马甲。

回答是“不是”。不久后,Feryquitous出现在了推特上。按照Fery子自己的说法,17岁,新人女作曲者,作为An的助手在An的指导下学习了作曲。不久后An就宣布了隐退(虽然不久后又宣布复出),Fery正式开始了她作为新生一代作曲者的苦行之路。也许这一番的自我介绍很好的打消了听众们对于自己身份的怀疑——与An曲风相似是因为师从于An,在推特上冷静,不苟言笑却又外冷内热的形象又确与An无业废柴大叔的形象形成了相当大的反差。也许这两人的确是不同的人……可是疑虑一直存在,原因会在后面提到。

在之后的三到四年中,Fery子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写出了大量品质上乘的曲子,期间还加入了Diverse System这一著名社团。值得一提是,DS社的主打专辑系列之一,AD:Piano的好几张专辑都是由Feryquitous负责开幕曲的写作。除了参与社团供曲以外,Fery子也出版了几张个人专,可以说好多早期神曲都出自这些专辑中,比如《Irui》,《IdenTism》,几乎可以说为Artcore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这张是真神,建议去听听!)

在经过了几年的创作之后,碎碎念虽然还是有,但大家早已不在意了,An这边的创作没有任何受到影响的样子,再说了,谁会不喜欢写得一手好曲子的三无美少女呢?可是该来的终究还是逃不开。

Fery子有一张神专,《白戒》,除了收在这张专辑的八首原创曲外,还有一首登陆在IIDX的曲目,就是之前提到过的《Fervidex》。在作这首曲子时,Feryquitous可以说是相当用心。以下是她的留言:

初次见面,我是Feryquitous。这回初次参加IIDX的供曲、写下了能够称作是我的原点的歌曲。回想起来,一切的开始都是IIDX。第一次触碰到框体的瞬间、第一次触摸到键盘的瞬间,第一次、感受到IIDX的声音的瞬间。这些都是支持着我不断前进、正可以说是和“冲动”这一次最相应的情感。现在的我还能像这样持续着音乐的路途,全都是因为有这样的原点存在。

是的,对我来说《Fervidex》的结构与音色堪称完美,Fery子展现了她一直以来所具备的,相当高超的作曲技巧。依旧是以钢琴为主旋律乐器,依旧是失真的人声在用架空语吟唱,段落与段落之间做到了相当自然的衔接。然后出于喜悦,也算是为了《白戒》作一点宣传,她在自己的推特上发布了《Fervidex》登陆IIDX的消息。结果……

Fery子失手了。

她误把这条消息发布在了An的推特上。几分钟后,这条推特消失了,一条完全一致的推特出现在了Feryquitous的推特上。在此之后,一切的伪装都失去了价值,多年的怀疑果然还是成真了。

但这只是个小插曲而已,在之后的创作生活中,An和Fery还是在不同的地方活跃着。Fery一方面在社团专辑中有着亮眼的表现,也创造出了《Arcahv》这样的经典,优质专辑,像《白戒》《Ideal》也没有缺席,甚至与An进行了一次合作。

只不过两人的曲风完全相同,仅此而已。

III.特征&风格

(此处的总结涉及大量的个人观点,请读者做好个人判断)

Feryquitous的曲目很多。虽然说是以Artcore为主要创作风格,但类似Trance,甚至摇滚也会有所涉猎。不过那些曲目毕竟还是少数……吧。我听过的曲目其实也不能算多,但要从中总结出一个大概的风格,还是勉强能够做到的。

我在标题中也提到了,“空灵与破碎的幻想”。我经常会用“空灵”和“破碎”这两个反差很大的词来对Fery子的风格做一个大概的描摹,实际在不同的曲目当中,Fery的曲风也会做出调整,不过这里不再赘述了。空灵很好理解,这是从onoken开创Artcore以来的一贯特征,柔和,轻盈,扣人心弦,宛如月光下无风的湖面,如镜般平静,如歌般动人。“破碎”则是Fery子特有的味道,这种破碎不仅是节奏与配器上形成的破碎感,更是意境上的碎片感。这一风格当然要借助Fery的作曲手法与音乐理解来实现。

说到Fery子的作曲,先要谈谈Fery使用的主要音色。Fery的主力音色有两个,这是她曲目的最重要特征:掐头去尾的钢琴采样和高失真度的人声采样。

在几乎所有专辑中,都能听到以钢琴为主力的曲目,或者说很大一部分曲目都是如此。有的曲目完全依靠钢琴来充当主体,比如《Eltina》。有的曲子是用钢琴与其他乐器配合,或者丰满曲子的旋律,这一点算是回归了钢琴作为“色彩乐器”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比如我最喜欢的专辑《白戒》中的二戒《Kou》,钢琴算是整首曲子的主力之一,辅助鼓点和吉他完成了整首曲目的诠释,这点倒是相当的常见。有时曲子的主题压根不在钢琴上,但钢琴的旋律塑造了很强的氛围感。同样是出自于《白戒》,三戒《Meltel》背景的钢琴的旋律是单调的,与乐器混杂在一起的人声是旋律的最主要部分,但钢琴的存在为营造那样一个模糊而迷醉的意境做出了极大的助推。

毕竟是受onoken影响极大的曲师,对钢琴运用得如此得心应手也是情理之中。至于我为什么说是“掐头去尾的钢琴采样”,这一点有听过《Kou》或是其他一些曲目的听众很快就能理解。因为Fery使用的钢琴声多半只保留了主体部分,正常钢琴声会存在的结束音色在这里是不存在的。这种感觉反而挺适合电子音乐。

另外一点,高失真度的人声采样。Fery子的标志性曲目中多半都有人声吟唱部分。这些人声来源于谁呢?来源于Fery子自己。第二部分提到过,Fery和An基本可以确认是同一人(至于我一直执意要将他们分开的原因,后面会提到),为了塑造出人声的“中性感”(虽然听多了还是会觉得是女声),做法很简单,将自己的声音进行失真处理(插句嘴,某个叫sta的全才也是这么干的)。一开始觉得挺怪的,但听习惯了之后觉得,没什么不好的,或许还是最优解。最著名的可能就是《Arcahv》,人声部分明显为曲目添色不少,甚至可以说没有人声就不可能会有如此完美的《Arcahv》。至于人声吟唱的歌词,很大一部分都是架空语。比如《Arcahv》副歌段的歌词:

selra iza ganhi elev(仪式平息乱音)

ad gkazalli corsines(身后舞来群蝶)

vella pordzhine(勿远离你起点)

le la e gurima velleza(缝合起那以丝线编织的海)

sheriduth EH(下令以拒绝)

Arcahv(集合吧!)

因为是架空语,所以麻烦的是有时新歌发行都会有一堆人跑去问Fery子这玩意是什么意思。不过也正因为是架空语,在没有给出意义的时候可以根据曲子的意境做各种有意思的推测,也使得歌词的意义有所削弱,吟唱的韵律性有所增强。与sennzai或蓝月奈久留等歌手合作时,也可能会用架空语写歌词。

当了解了这些主要特征之后,再看看Fery的曲子,会发现她的曲子很注重所谓的“故事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专辑《Irui》。且不论社团发布的AD:Piano系列——这个系列每一张专辑都有剧情,《Irui》共12曲,每一首都有对应的背景。在发布专辑之后,Fery在推特上发布了每一首曲子的背景故事。专辑的简介是这样的:

在人们所不知的黑暗中,他醒来了。是一如往常的景色。我是,为了死去而活着的。我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决定,也知道这个景色不会改变。无论如何挣扎,都不会改变。为什么呢。

我听到了声音。至今为止,我都不知道这样的感情。为了呼应触动我的这份感情一般,声音响起。“希望你把你看到的景色,把你听到的声音,把你触碰到的感情,传达给我。”他跑了出去。向着指向黑暗的光的方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脚步动了起来。向着寂寞的,寻求着的声音的方向。

我是谁呢。我活到现在,从未抱有这样的疑问。记忆中拥有的是,没有意义的数字与红色的记号。他会与他人相遇。触碰到感情。他,自称为「irui」。

没错,相当意识流的简介,也为整专奠定了“旅行”的基调。至于每一首的故事就不在这里展开(主要是能力有限上不去推特……)。在这张专辑中,Fery借助场景的变化与旅者的见闻,将人性的暗面展现了出来。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各位自己品一品。

因为对故事性的把握,Fery为许多印有的供曲都完美的契合了剧情与世界观。举个例子,作为Arcaea和Lanota的联合收录曲,Fery舍弃了一贯使用的冷冽的音色,转而使用更为空灵,更为柔和的方式来表现Arcaea与Lanota的世界观——一边是破碎的回忆世界,一边是温暖的童话世界,在这首曲子中获得了交流与融合的契机。

当然,前面也说过,Fery子涉猎的曲风很广泛,比如《Irui》的第六轨《Vend》采用的就是Trance曲风(再插句嘴,听Trance我推荐SHIKI的曲子,这位与Artcore的开创也有一定关系);也很乐意接受新事物,最近很喜欢听的一首曲子《闪耀》就是摇滚风格。有人说Fery近来的烟火气太重,我却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更何况今年的一首《fomer glory》也证明,Fery并不是抛弃了过去的曲风。虽然的确再难以创造出《Irui》那样的珍品,不过珍品也不需要太多,不是吗?能保持如此恐怖的良曲率,Fery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音乐作出了属于她的一份独特的贡献了。

IV.杂谈&推荐

我还记得,于我而言,Feryquitous的启蒙作是《Arcahv》——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我听Fery子的时间根本不能算长,区区一年而已。当时是为了解锁Arcaea的终章而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换言之,我压根没细听这首曲子。一两周之后,当解锁终章的任务完成之后,我出于好奇,接上耳机,打了一遍这首曲子。第一反应是“怪”。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曲风,难以从那破碎的旋律中品出什么东西来。出于音游玩家不服输的精神,我又听了一遍,又一遍,再一遍……在看过剧情之后又细听了一遍。

品出点味道来了。

作为Arcaea的第一首Terminal Song,《Arcahv》完美的描绘了Hikari在风暴之中那份几近绝望的心境。正如曲绘上的那句话:“Her opinion on the disaster destroying all,is delivered in a single word.”这个词是“Delightful”,Hikari在初次见到漫天飞舞的玻璃碎片时,与她目睹这场摧毁一切,也摧毁她的风暴时,发出了一样的惊叹。

是啊,“太美妙了”,《Arcahv》要传达的意境就是这样。

还有件事没有说吧,为什么明明知道An和Feryquitous就是同一人,我还是选择执意将两人分开。前面提到了,一切的疑虑,都是因为两人的风格相似——99%的相似。一样的编曲结构,一样的乐器选择,甚至用的人声都是一样的——这哪里还需要疑虑?就算是打着助手的幌子也藏不住这个事实。

但是,请容我作一点修正,是99%的相似。仔细听,仔细品,两人的风格也是有区别的。相对而言,Fery的曲风会更冷色调一些,虽然在梦幻的感觉上两者别无二致,但Fery的曲子多出了一抹暗调的底色。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也许从2009年开始活跃,2014年时也已有了很大的名气,An想做的只是将自己的幻想与自己彻底分离吧。

An不是,可以那么直接的承认自己使用了马甲(在B站上发的作品都是使用的账号),也不像大部分使用马甲的曲师一样选择沉默或是默认,而是选择了否认。这显得过于刻意,刻意到在除了音乐以外的许多方面都完全相反(比如An有一张《Xephiratone》,Fery有一张《saqriphrx》。前者意为“卡巴拉”,后者意为“逆卡巴拉”)。不需要《Fervidex》那条推文的失误也能看得出来。极力的想作出区分,但两者之间永远存在着割裂不开的关系。也许,只是An想为了自己的音乐塑造出一个人格吧。或许那种不真切的,充满了幻想与梦境的味道,让一个活在那样的世界中的人来创造,反而会变得更加真切呢?

Feryquitous,存在于自己的箱庭中的少女。她轻抚着每一个每一个音符,抚慰着每一个需要治愈的心。也许她只是在现实中短暂的掠过,最终还是会回到深不见底的幻梦中去,但她留下的乐曲却早已将她的名字留在了这里,为“幻想”创造了一个代名词。

请欣赏吧,这份名为Feryquitous的幻想。

相关曲目/专辑推荐:

专辑《白戒》《Irui》《saqriphrx》

单曲《Arcahv》《Ordirehv》《Quon-Extend-》

后话:这篇文章是我出于兴趣,为母校漫研社社刊提供的稿件。作为一位东方音游双厨,这次的社刊写作也没有偏废。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请看看我们的社刊吧!(社刊链接CV25340185)

之后音游和东方这两方面的文章我都会写,希望各位能够支持我!

我是Iscream,学生党,东方音游双厨,不定期更新。我没有任何出众的才能,我只是想用这样的形式,在一个更广大的地方,发一发牢骚,说一说心里话。

(看到这了,不关注一下吗?)

(如果评论区有评论的话,下一期可能会写跟评论有关的东西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