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强硬皇帝,对一小国恨之入骨,但始终没敢打,几个重要原因!
【资料图】
众所周知,日本现如今引以为豪的”大和文化”很多都是从我国唐朝时期学习过去的。可想而知,当时的日本对我们国家是有多么的崇拜。并且,在那个时候他们要改名字为日本也都是征求武则天的同意才敢的。可是到了明朝,日本对中国已经不是当初隋唐时候的顺从了。
其实到了了明朝,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了。不仅仅他们不再是哪个听话的”小弟”,作为”大哥“”的中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对他们也很是厌恶。在日常的生活和私下议事时,他经常同他的臣子和子孙们说日本是一个小丑,看不到本来的面目。就连日本人进贡的折扇他也会在上面提上辱骂日本的诗句。
洪武初年,日本皇室派使者来到我朝,朱元璋不仅不要他们进贡的贡品,还把他们通通都软禁了起来,令他们无法回到日本。其实朱元璋不接受朝贡主要就是针对日本的,哪怕日本使臣把嘴皮子都磨破了,朱元璋也不会有丝毫动摇,依然对他们冷漠无视。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的厌恶日本呢?原因是朱元璋清楚地知道日本民族的劣根性。说白了,就是日本欺软怕硬没有道德可言。他们之所以对我朝毕恭毕敬是因为他们打不过我们。在朱元璋执政期间,日本一面请求朝贡,另一面在东南海岸强取豪夺。朱元璋为了能够平定东南海岸的倭寇们,可真是用尽了一切办法。为了能够震慑到日本人,他派使者带去了一封”恐吓信”,可是当时的日本并不知道以前的蒙古早已成为了如今的明朝,而且他们很讨厌蒙古,因此被朱元璋派去的使者五人都被日本给杀死了,剩下的一些随从也都一并关了起来。得知此事的朱元璋龙颜震怒。
可是为了稳定当时才刚刚建立的国家,他不得不将怒火压了下来。可是直到有一年,日本来朝贡的时候居然带了带了一封语气狂傲的书信,朱元璋看了恼羞成怒后,从此就拒绝接见日本人,还将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意思就是说从此拒绝和日本再有往来。
其实,朱元璋是一个相当明智的人。他分得清时局的轻重缓急。如果说他对日本是冷漠与憎恶选择忍耐,那么他对蒙古就是毫不犹豫地杀戮。虽然历史上记载,朱元璋得天下后对待蒙古皇室和士兵都很优待,但是实际上朱元璋展开过一次屠杀行动,这次屠杀不仅仅将池城烧尽,其死亡人数也多达十万。并且他在驱逐蒙古的过程中,死伤更是无数,原本有八十多万的元朝大都最后剩下的不过一万多人。
明太祖朱元璋的确是一个铁血的君王,可是他虽然仇恨日本,但却迫于明朝的政局,不得不压住对日本的怒火。也正因为他的忍耐与吸取蒙古灭国时的教训所才有了大明王朝数百年的昌盛。
一个新王朝最需要的就是稳定。人们都说”忍”字心上一把刀,只有忍得住,方能得长久。